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147.7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4%。
2024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8024.32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5.1%。
两座城市均跑赢了全国5%的平均增速,但宁波跑得更快,无论增量还是增速,宁波都高出天津一筹,最终以更显著的增量超天津123.38亿元。
从历年数据分析来看,2017年宁波超越青岛之后,天津一直都是宁波的下一个目标,并一步步逼近。
2014年是天津与宁波差距最大的一年,当年天津GDP领先宁波2700多亿元。
2020年宁波将与天津的GDP差距缩小至2000亿以内,2021年缩小至1000亿以内,2022年缩小至500亿以内,2023年在GDP数据调整之后,缩小至百亿以内。
南京目前尚未公布数据,以2023年的数据分析来看,南京相对于宁波的优势并不明显,都是1.7万亿级别,南京的优势只有274.8亿元。
而整个2024年,南京的增速明显放缓,宁波则一直跑赢大盘,宁波超越南京的概率一路增加。
在去年上半年和三季度分析两座城市的时候,我反复强调过,宁波超越天津,是注定了的事情。
此外,两座城市都是海港城市,外贸也是拉动两座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。在这一指标上,宁波同样优于天津。
宁波统计局披露,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.42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1%,居全国城市外贸排名第5位。其中,出口9455.3亿元,增长14.1%,进口4747.2亿元,增长5.6%。
天津尚未公布全年进出口数据,根据天津海关披露,2024年前11个月,进出口规模7391.4亿元,同比增长1.2%。其中出口3558.9亿元,同比增长7%,进口3832.49亿元,同比下降3.7%。
工业与出口的不同表现,是导致去年宁波超越天津的直接因素,根本因素则是 两者产业实力、港口实力决定的。
宁波与天津有很多相同之处,恰如我上面所说,都是工业立市,都是沿海港口城市。
两者对比中,天津除了城市级别、人口规模、高等教育有优势外,其余优势都归了宁波。
从人口增量角度来看,宁波过去三年的人口增量分别是12.4万人、7.4万人、7.9万人。
天津的人口转向始于2016年,2019年与2020年短暂上升,之后再度下跌。2022年天津的人口相比于2016年的巅峰,减少了80万人。
受欧美日韩等外围经济低迷拉低需求影响,几乎所有的海运城市发展都开始放缓,如宁波、大连、深圳、苏州、厦门等城市。
然而,深圳在那次危机中,化危机为动力,顺利完成了由基础工业到科创工业的转型,走上了以科创驱动经济发展的道路。此后深圳经济动力更足,在2017年超越了广州,登上了中国内地第三城的宝座。
宁波也迎头赶上,快速化解了这场危机,不断加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,通过培育新动能、重构新模式、激发新活力、腾出新空间,走出了一条破茧成蝶的高水平发展之路,完成了蝶变。
在上一轮追逐服务业的浪潮中,天津与青岛也脱实向虚过猛,作为工业起家的两座城市,工业是两座城市的基石,但过去一些年,两座城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一路下滑。
数据显示,2010年天津第二产业(广义制造业)占比为53.1%,占总GDP比例超过一半。如今,占比只有37%。
青岛方面,2022年第二产业占比为34.8%,要知道2015年,青岛二产占比还高达43.3%,2010年更是高达48.7%。
同期的宁波,2010年的第二产业占比55.4%,2022年为47.2%,占比合理下滑,广义制造业在经济中占比仍接近一半。
在这种背景下,天津、青岛、宁波之间的格局被打破。天津的经济排名一路下滑,如今已经跌出前十。
站在如今的视角下,对比宁波与天津的工业与产业实力,天津已经毫无招架之力了。
2023年,天津全部工业增加值5359.01亿元,宁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88.2亿元。天津没有公布规上数据,宁波没有公布全部工业增加值数据。
但宁波的规上工业增加值与天津全部工业增加值相当,足可见宁波的工业实力高出天津一截。
2023年宁波规模以上工业营收2.48万亿元,位居全国第七位,浙江省第一。
此外,按照工信部划分的41个工业大类,宁波总产值超过千亿的产业数量高达7个,千亿产业总产值合计1.59万亿元。
和很多综合性企业不同,宁波的企业不是什么都要,而是专攻特长,领域极其细分与专业化。
比如主攻汽车压铸件模具臻至机械,专注于光伏逆变器的锦浪科技,专注商用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总成的雪龙集团,主攻电动窗帘、电动卷帘门电机制造商的杜亚机电,聚焦信息通信用网格式电缆桥架的纬诚科技等等。
宁波的精与专有多厉害?宁波308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中,主流产品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的有76家、世界前三的有171家、全国第一的有205家。
简单举几个例子,根据公开资料显示,宁波一家公司生产的安卓手机镜头,市场份额占了全球的33%,相当于每3部安卓手机中,就有1个用的是他们的镜头;宁波一家公司制作智能窗帘电机,年销售额10亿多,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;宁波一家公司给全球90%以上缝纫机整机厂配套旋梭,几十年只专注做这一种产品,核心生产设备都是自己研发制造,产量占了全球40%。
正因如此,在工信部发布的前三批次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公司数排名中,宁波位居全国第三,仅次于上海、北京。在第四批次名单公布后,前四个批次的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公司数位居全国第四,仅次于京沪深。
2023年公布的前五批次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公司数,宁波依旧以352家位居全国第五,仅次于北京、深圳、上海、苏州。
2021年,宁波新兴起的产业看,人工智能、高端装备和战略新兴等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.5%、13.8%和12.9%,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1-11月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271.8亿元,增长9.5%,实现利税总额2068.9亿元,增长6.7%。
天津方面,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2%。2023年年末,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4.5%。
2024年前三季度,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,宁波-舟山港位居第二,天津港位居第六。
2024年前三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,宁波-舟山港排第一,天津港排第七。
南京一季度GDP实际增速只有3.8%,跑输了全国平均增速。而且,这一增速与长沙一起,在26个万亿GDP城市中并列倒数第四。
上半年,南京增速为4.4%,在26个万亿GDP城市中,依旧位列倒数第四。
前三季度,南京GDP实际增速4.4%,在26个万亿城市中,依旧位列倒数第四,仅高于佛山、西安和广州。
2020年以来,宁波不断缩小与南京之间的差距。2020年是南京领先宁波最多的一年,当年南京GDP领先宁波2183.73亿元,而2023年年末缩小至968.57亿元。
五普调整之后,2023年年末宁波GDP登上了1.7万亿,与南京的差距也缩小至274.8亿元。
南京的历史、教育、文化、体育、美食在全国城市中都属于第一梯队,但其产业,则表现得中规中矩。
产业方面,南京的 工业 增加值,2022年排名在十名开外,位居第17位, 而宁波的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七。
在千亿产业数量上,第二部分已经说到,宁波拥有高达7个,千亿产业总产值合计1.59万亿元。南京6个,千亿产业营收合计10337.8亿元。
除了产业的差距之外,南京与宁波不同的增长趋势背后,实际上也是全国外需与内需增长的差别。
这两年,我们的出口恢复不错,但内需却持续走弱。宁波是外向型经济,南京则是内向型经济。这一点与深圳、广州不同的走势,逻辑相通。
原创不易,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,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、点个赞。欢迎分享出去,让更多的人看到。
转载、广告投放、加读者群,加微信:593594349(备注来意,否则不通过)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“我的工作就是让她们怀孕”,警方抓捕了一个17岁男子,和十几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
马上第6,快船战独行侠,哈登单节12+3+5,祖巴茨10+7,浓眉11分
28轮不败 大巴黎提前6轮卫冕:法甲第13冠+4连冠 强势冲赛季4冠王
曾经的“北京第一别墅区”玫瑰园原主去世,1996年就垫资7000万元盖豪宅